马云搭上迪拜土豪:别样的"一带一路"战略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王如晨
这个快成段子了:全球商业领袖、达官贵人谁没去过阿里杭州西溪园区拜一下马云,可能就意味着怠慢了这个时代。
昨天,又去一个。迪拜Meraas控股集团总裁阿卜杜拉-哈拜拜会了马云。阿里集团旗下云计算子公司阿里云与Meraas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将成立一家技术型合资企业,为中东、北非地区的企业及政府机构提供云计算支撑的系统集成服务。
印象中,迪拜跟阿里有点距离。一个石油经济符号,人们说它纸醉金迷;一个诞生在中国并走向全球的互联网巨头,人们说它是新经济象征。当一群大胡子一袭白衣地跟瘦弱的马云站在一起,真有点天外飞仙跟外星人来玩的感受。
但这次却是再投缘不过的合作。也是迪拜对于马云的一次回访:2014年9月17日,也就是阿里登陆纽交所前一天,阿联酋副总统兼总理、迪拜酋长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在迪拜会见马云。
酋长说,马云,我们是中东科技中心,迪拜的商业环境已成跨国巨头的发展平台,我们也在建设智慧城市。你下飞机的时候看见那栋高楼了吧,你们外星人那里有吗。
马云说,酋长,你们的基建、环境非常诱人,公私领域形成的关系那是典范啊。我喜欢你们的美女跟骆驼,车子就算了,在杭州只能半夜里开出去,太堵了。
酋长希望马云考虑一下阿里电商与迪拜政府的合作,并提醒菜鸟物流可以落地迪拜自贸区。实际上,2013年,迪拜商工会在“非洲全球商业论坛”上与阿里已建立初步伙伴关系,并主动在其官网上植入阿里平台入口,吸引中东买家。
这一幕背后,有大胡子们深深的焦虑在。你知道,60年前的迪拜不过是个渔村,民众打渔、搞珍珠出口加工。1966年发现石油后,经过70年代的石油危机,渔村快速变脸,成了全球富庶之地。你看看现在的迪拜的全球定位与基建:世界贸易中心与金融中心;全球最大人工港杰贝阿里港;中东最大自由区杰贝阿里自贸区;中东最大航空港迪拜机场;世界第一高楼魔幻般的哈利法塔、超大型人工度假岛朱美拉棕榈岛……
这就是石油黑金与债市的力量。但迪拜的焦虑,早在20年前就已经流露出来,他们的老酋长一定要赶在石油枯竭之前实现城市的战略转型。要知道,阿联酋探明的石油储藏在中东国家不算多,迪拜在阿联酋几个酋长国里,石油储藏只拍老五。除了石油经济,那里缺乏其他真正的实业。6年前,它曾巨资收购全球第二大PC处理器AMD的制造业,以及新加坡半导体代工龙头Chartered,尝试搞成高科技重镇,但至今效果不明。而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阴影依在。2014以来一段时间的油价又大大削弱了它的竞争力。
迪拜正站在一个转折点上。事实上,2008年后,它已经终止许多更为庞大的基建计划,试图吸取金融危机经验。而目前的策略是,除了必备的基建项目外,政府更侧重软实力、文化力量的延伸。为重振区域影响力,并迎合2021年阿联酋建国50周年,迪拜正全力申请主办2020年世博会,提出的口号是“沟通思想、创造未来”。
而对他们来说,找到马云就找到了一个可能的未来。因为,在全球科技界,阿里虽然并不执牛耳,也缺乏微观的核心技术,但是,它比IBM、苹果、谷歌、亚马逊、腾讯、百度等其他科技拥有更为庞大的开放整合力量,落地服务直接触达政府、工业、民众的力量。
这得益于阿里的开放平台价值。阿里自己的收入比不上许多巨头,但它的平台,依托中国,在撬动全球经济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大胡子来到西溪园区,要的就是阿里云的支撑服务。为了扭转石油经济的过度依赖,实现软实力转型,它需要系统集成的力量,需要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将各种基础设施、服务、机构与人系统关联一起的力量。连续3年与马云勾兑,某种程度上,迪拜正是看重了阿里撬动全球的影响力。
阿里云确实有这种服务的能力。两年来,你能看到,它接连签下许多大单,起初是行业应用,随后密集签约中国地方政府,最早的一个是“云上贵州”,最新一个是福建省。截至目前,近20个省份已将许多互联网服务搭建在阿里云基础上。
当然,在我看来,迪拜看重阿里,一定也建立在它对中国这个国家的认知上。否则,酋长还可能等着马云主动拜会他呢。中国是阿联酋最重要的贸易伙伴,2015年,中阿贸易额将达1000亿美元,超过许多大国之间双边数据。而迪拜与中国之间的双边贸易额在476亿美元。近日举办的首届“迪拜周”上,迪拜已将中国“一带一路”战略视为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最大机会。要知道,中国还举办过牛逼的世博会,中国与中国企业的服务经验足以获得信赖。
在我眼中,这也是阿里对于国家“一路一带”战略的协同、迎合及创新。阿里与迪拜的合作,你能看到,它就是中国——中东——非洲的桥梁贯通。过去几年,“中东非”一词,几乎成了一些跨国企业市场营销人士言必称的词汇。它意味着一个巨大商机。
协同与迎合,是很多企业都想抓住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基建企业。对中国来说,“一路一带”输出的是基建服务尤其是高铁、成套设备、劳务、资本等。但在我看来,相比这些有形的部分,实际上,中国更应该将“一带一路”视为文化强国、文化输出的战略平台,借此输出文化与软实力。
阿里作为互联网新经济模式的象征,也正是文化软实力的典型代表,它的互联网服务的输出,能够为中国创造更多文化、理念输出的窗口。因为,互联网本身就是天然的媒介窗口,而不仅仅是技术集成。
要知道,每一项重大战略都是把双刃剑。“一带一路”战略最近也开始引起部分国家的不适,它们认为中国会借此彰显太多肌肉,输出过剩产能与通胀。我能预感到,未来,一些国家可能会借此渲染贸易保护主义、民族主义情绪。这种情境之下,阿里代表的中国互联网力量,就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价值,它是温和的,但同样具有强大的渗透力。而且,阿里的开放平台价值,能为全球许多科技企业尤其中国科技企业创造集成服务的机会。这一点,它比那些侧重有形的基建服务,具有更为长远的战略价值。
就是说,阿里与迪拜的合作,能丰富中国“一带一路”的内涵,为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新的路径。
当然,阿里也有自身的压力在。2014年年初以来,“国际化”一直是马云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在获得中国80%的电商市占后,这家巨头必须拓展市场,尤其是跨境电商服务。这将涉及到它在海外搭建基础设施,整合入口服务。近期,阿里投资海外手机企业、电商平台的举动,印证了这一动向。在我眼中,
阿里近期人事调整,对于新业务的强调,同样具有强化O2O落地服务、迎合国际化的战略升级用意。
从这点来说,阿里与迪拜的合作,也是它走出去的新的关键一步。这一次还有明显不同。因为它是阿里底层的服务设施,比直接的电商平台或者跨境贸易窗口服务更为核心。你知道,马云去年“双十一”后说过,阿里要成为全球电商业的规则制订者。我想,阿里云作为一种基础设施,本身就是一种整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构建智慧时代、生活、贸易的规则,这是一家“国家企业”长期坚持开放平台策略沉淀下来的优势,也是当代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微观写照。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569资源网发布
原文地址:http://tech.sina.com.cn/zl/post/detail/i/2015-05-13/pid_84786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