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开始自食恶果

自公然制造“一中一台”并导致中立关系降为代办级以来,立陶宛政府不知悔改,不仅满怀恶意继续炒作涉台问题,还恬不知耻四处求支持,企图绑架欧盟对华政策。

立陶宛为美国火中取栗已产生“反噬”效应,一再越线所招致的政治、经济后果使立政府面临信任危机,而欧美出于各自考虑对立“应援”程度较为有限。立目前的处境证明,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背信弃义,站在公理和正义的对立面,绝不会有好下场。

一再越线遭“反噬”

中立外交关系降级冲击双方经贸合作。受到中立关系恶化影响的立陶宛企业与普通民众,对立政府不满意度持续攀升。

2016年10月13日,在立陶宛希奥利艾,北约E-3A空中预警机抵达空军基地。新华社发(阿尔弗雷达斯·普里亚迪斯摄)

作为外向型经济体,立陶宛高度依赖出口加工贸易与跨国企业投资。作为主要投资国之一,德国对立投资额目前累计达14.5亿欧元,对立经济拉动作用明显,而中立关系恶化导致德企对立投资信心下降。日前,德国—波罗的海商会致函立政府,警告称德在立投资的激光、汽车零部件等企业均面临经营困难,除非立政府采取“建设性措施,恢复中立经济联系”,否则德投资者将不得不关闭在立生产设施。

立陶宛政府日前批准了财政部的提议,拨款600万欧元用于帮助处境困难的企业。立陶宛政府新闻局称,这笔资金将被用于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以及寻找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商业合作伙伴。

不少立陶宛民众对政府的政治操弄并不买账。近期民调显示,超过40%的立民众不满政府的对华政策。在11月的民调中,高达59.8%的民众对外长兰茨贝尔吉斯不满,而对华态度相对缓和的立总统瑙塞达不满意度为25.2%。不少民众认为,立政府部门在作出涉台决策前并未与公众充分沟通,也未告知可能的后果,如今却要商界承担损失。

近期,立陶宛国内有识之士对立陶宛政府和有关政客在对华关系上的不理智言行不断提出尖锐批评。立陶宛前农业部长、“农民与绿党联盟”成员苏普利斯表示,立陶宛在涉台问题上挑战中国“红线”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农民与绿党联盟”主席卡尔保斯基斯说,立陶宛现政府是疯狂的,执政党的一些人成功使立陶宛的对华政策变得非常复杂。

立舆论指出,立陶宛政府在与俄罗斯、白俄罗斯交恶的同时,又毫无顾忌地主动挑衅中方,致使立陷入“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立政府声称追随拜登政府的“价值观外交”能够使立在欧盟及美欧同盟中发挥更大作用、获得更多好处,但目前却使立陷入孤立无援的窘境。

口惠而实不至

立陶宛总统外交事务顾问阿斯塔·斯凯斯吉里特曾表示,立外交政策的有效性高度依赖于立陶宛如何利用欧盟与北约成员国地位实现自身的外交优先项,这也正是立政府对外政策的基本思路。在自食恶果后,立政府上蹿下跳寻求欧美支持,美国也在游说欧盟为立陶宛对华政策“撑腰”。欧美目前基本处于“口惠而实不至”的状态,未来能够提供多少实质支持也很难说。

立打着所谓“欧盟团结”的旗号,意图绑架欧盟对华政策,忽悠追求战略自主的欧盟在必要时向世贸组织提出申诉。12月8日,欧盟委员会发布有关反第三国经济胁迫的提案草案,虽然欧盟制定该草案的起因是美国对欧发动的贸易战、关税战,欧盟也表示该草案不针对特定国家,但此时发布还是引起外界诸多联想。

应当看到,对于立陶宛政府种种别有用心的表态诉求,欧盟国家除口头表示“关切”外,尚未有具体举措。与华经贸联系密切的法国、德国等国并不愿因立挑衅行为而损害对华合作大局。

12月16日,欧盟成员国领导人在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举行峰会。新华社发(欧盟供图)

立一再抱美国大腿,实际效果却有限。美虽承诺提供6亿美元出口信贷,并刻意护短诬称中国对立“经济胁迫”,但无法解立“燃眉之急”。在安全需求方面,美虽批准对立出售“标枪”反坦克导弹,但在立最为关切的“常驻”问题上并未松口。

显而易见,拜登政府希望立冲在前面鼓噪涉台问题、为美围堵中国出力,但并不愿因驻军立陶宛激怒俄罗斯,影响自己的整体外交布局。相互利用的关系实质、立本身的价值使得美对立支持程度有限。(作者: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杨博文)

栏目主编:顾万全 文字编辑:杨蓉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苏唯

来源:作者:新华社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