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手记:他用“拳头般的脸”说出了融资金额
相关阅读:
新浪科技 方泽
虽然是采访Uber的CEO,但我们前往采访地点的时候,叫了一辆滴滴的快车。在路上,我们向司机套话问滴滴和Uber哪个好用。司机有点鬼:“都用过,都还行,现在挣钱都没以前多。”
不过,司机对他发现了Uber的小窍门有些得意:“好多司机说Uber上绑定银行卡麻烦,其实特简单,在网站上一步就成。”知道我们即将采访Uber的高层之后,他又补了一个问题:“能不能问问他们什么时候把绑银行卡的体验改好点?”
采访前两天,《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里说中国的司机偏好Uber,原因是补贴更高,但银行卡好不好绑定并没有说。
实际上,Uber创始人、CEO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不是第一次来中国。去年7月,卡兰尼克拜访了滴滴打车,与时任CEO程维面谈了一次。程维后来在央视的《对话》节目里回忆对谈细节,用“火星”形容了两人的对话:卡兰尼克不理解为什么滴滴要用语音叫车,程维不明白乘客下车不付钱就走怎么能行得通。
结果一年之后,滴滴快的合并,又迅速融得超过20亿美元的投资。优步中国则开始运营,迅速进入多个城市,也成了媒体话题中的流量发动机。去年还在“鸡同鸭讲”的两种运营模式,如今成了中国搭车应用市场上最重要的一对竞争对手。
此外,《华尔街日报》的文章还抖了一个猛料:去年7月,卡兰尼克曾向程维提议Uber收购滴滴,遭到拒绝。不过Uber的发言人表示会面情况并非如此。
“卡兰尼克先生不喜欢媒体给他下套,”采访开始前,Uber的公关负责人再三和我强调。“问题不够开放的话,他会认为你在给他设置圈套往里面钻,反而会和你争辩一些概念性的问题。时间紧张,咱们肯定都不想要这种效果。”
“不过你放心,他说了会无所不谈的。”负责人向我眨眼——有意思了,这种“严肃活泼”的气氛,明摆着有大事要说。
《名利场》形容卡兰尼克“想要打一架”的时候,有一张“拳头般的脸”。在准备采访的时候,我见过一次这种的形容。去年旧金山的TechCrunch Disrupt上,卡兰尼克面对TechCrunch创始人迈克尔-阿灵顿(Michael Arrington)的咄咄逼问,皱眉、争辩,就像公关负责人向我警告的“糟糕效果”一样。
很快,我就再次见到了这张“拳头般的脸”。卡兰尼克正装出现在即将采访的会议室里,没有打领带,时间稍有提前。简单打过招呼之后,他并没有更多话语,只是坐在沙发上,等待我们为他调试摄像机和麦克风。似乎在接受采访时才能与记者交谈,除此之外的一切对话,都不是此刻应该做的事情。
不过采访开始之后,卡兰尼克的神情开始变得丰富起来。被问及喜欢Uber发音成“wu-ber”还是“yew-ber”时,他笑了起来:“中国大多数人叫它‘优步’。我们在中国这样称呼 Uber。中文翻译在意义方面又进了一步,因此我喜欢这个发音:‘优步’。”——很工整的公关式回答,还成功地避开了我们下的第一个“套”。
卡兰尼克显然对中国市场准备很多。谈到Uber中国的运营状况时,他准确地报出一串运营数据:100万日单量、月均创造8万个工作机会。对于即将出台的网络专车监管规定,他也表示了欢迎,并称自己目前了解到“法规尚未出台”。此外,他还称赞了中国的政府和监管方式,因为他们“进展得更快一些”。
而最让卡兰尼克感到兴奋的,是Uber具有的技术优势,他打着手势回答说:“比如说北京,这是北京地图,以三维形式显示未来 15 分钟的需求或许看起来这样。”说罢,他换了一套手势,身体倾向了另一侧:“如果知道需求会是这样,就要确保建模供应匹配需求,确保供应提前知道需求会在哪里,这样他们可以前往有需求的地方,这样乘客按一下按钮,车就到了。”
采访继续进行,但以公关负责人采访前的“透风”来看,最重要的部分显然没有来到。毕竟,两天前《华尔街日报》的那片特稿里,已经事无巨细地讲到了上面大多数的回答。即便有不同,也只是数值的更新而已。那么大事究竟是什么?
我问卡兰尼克:“优步中国的融资怎么样了?已经结束了吗?”
我再次看到了那张“拳头般的脸”。他说:“优步中国融资进展非常好,实际上我们已有 12 亿美元到位了。这些钱已经在银行里了。”
嗯,有意思了。
This article is automatically posted by WP-AutoPost : WordPress自动采集发布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