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先进院携合成生物、脑科学最新成果亮相高交会_深圳新闻网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12月27日讯(记者 叶梅 翁瑞峰)12月27日,第23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中国科学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简称“深圳先进院”)携近200项科技创新成果亮相高交会5号馆,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暂定名,简称“深理工”)六大学院同步亮相。现场首次开设的“合成生物学”“脑科学”两大产业专展成为了最大亮点,全面展示了深理工与深圳先进院的合成生物学、脑科学在新型成果转化机制探索下的科技创新成果。深圳先进院院长、深理工筹备办主任樊建平告诉记者,“本次先进院有合成生物的专展、脑科学的专展还有材料科学的专展。往年是机器人、医疗器械比较多。合成生物实际就相当于写DNA,而脑科学实际上是把科学发展和产业结合在一起,材料又是制造业的后端,这次在电子材料分装方面也有一些产品化的东西,这三个也是今年最核心的亮点。”科学家首创分析系统编写动物“行为字典”无需标记就能精准识别动物身体的多个部位,追踪动物的三维骨骼序列,让计算机“看清”动物行为……这是一台名为 Behavior Atlas的新型智能化动物行为精准分析系统,该系统由深圳先进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王立平、蔚鹏飞团队自主研发,目前已经应用于大小鼠、犬类和猴等动物,并初步在癫痫病人上进行了应用,相关成果已通过专利授权进行系统生产,签约订单达数百万人民币。深圳先进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所长、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院长王立平告诉记者,目前以小白鼠作为实验对象,在特定环境中安装了不同角度的摄像头用来观察小白鼠的行为并提炼出其中的信息,将不同行为的表达作出对应解读,可以理解为编制成一部标准化的“行为字典”。以后只要一翻开这个字典,查找到相应的内容,就可以知道行为对应的是什么意思。 据了解,该技术目前属于国际领先水平,通过大数据、AI等数字技术的加持,可以避免动物行为对人为判断所造成的欺骗性从而影响临床实验数据的靠谱性。很多临床应用的失败都是由于前期实验所得的数据不能完美呈现客观效果所导致的。这项技术可以帮助抑郁症、焦虑症、自闭症、睡眠障碍、帕金森、老年痴呆等疾病的药物筛查。而目前针对小白鼠的实验也只是一个开始,科学家也已经将实验范围扩大到其他大型动物,进而面向人类行为的研究。一直以来,脑科学被认为是人类科学的“终极疆域”,是科研桂冠上最难以企及的明珠。而脑科学的产业化,不仅需要具备核心技术的脑科学技术团队、专业的产业团队以及科研成果转化平台等各方助力与加持,才能最大程度降低掉入“死亡谷”的机率,加快技术与产品的迭代周期,最大程度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由深圳先进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研究员徐富强作为首席科学家的布林凯斯(深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带来“基因治疗病毒载体大规模制备系统”,该系统聚焦神经环路示踪工具病毒载体,已达到规模制备,较好地满足国内科研机构、生物医药公司和医院的研发需求。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于2020年创立,预计到2025年企业估值规模达30亿元以上。由深圳先进院牵头建设的脑解析与脑模拟大设施将助力脑科学基础研究突破,目前其投资总概算约8.8亿元,预计2023年初可投入使用。在脑科学专展上亮相的光明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其项目总投资超1亿元,提供孵化空间超1万平方米,加速推动基于脑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转移转化。同时,为支撑脑创中心的初创技术团队中后期的发展,光明科学城脑与类脑智能产业园也在部署建设中。“深圳先进院和深理工在脑科学领域组建了72个高水平科研团队,团队人员规模近500人,为深圳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产业发展不断输送优质人才和创新成果。我们希望走出一条全新的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产业发展新路径,这需要在创新模式上进行创新。我们将努力推动‘创新,创投,创业’,三创合一,融合发展的模式,不断地结合该领域学术与产业前沿需求和行业动态,聚集国内外创新要素,在相关政策扶持下,持续提升产业配套服务体系,尤其是专业人才、核心技术、硬件设施上的产业服务能力,源头创新能力,科技资源共享能力,战略咨询能力,努力建成国家级脑与健康产业的创新高地。”王立平表示。“楼上楼下”明星企业亮相合成生物专展全自动全封闭细胞制备工作站、高通样品前处理系统、微生物人工碳化系统、全自动细胞药物筛选系统……在合成生物产业专展上,多个已转化或即将产业化的合成生物学领域创新成果和项目亮相,此外一批合成生物产业化成效颇丰的明星初创企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化载体也亮相该展区。据现场负责人介绍,国内首创的“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已入驻包括深圳柏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赛桥生物创新技术有限公司等在内的13家企业,相关企业估值达上亿元。“楼上”科研人员开展原始创新活动,“楼下”创业人员对原始创新进行工程技术开发和中试转化,科学家和企业家在一栋楼里交流,既有效解决了初创企业缺乏设施和技术平台瓶颈,又极大缩短了原始创新到产业转化的周期。解决科研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的“1到10”后,从创新中心毕业后的初创企业可以距离不到两公里远的合成生物产业园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如,2020年3月成立的深圳赛桥生物创新技术有限公司从创新中心“毕业”后,今年5月入驻合成生物产业园,目前完成由国内多个知名投资机构领头的近亿元融资,即将完成数亿元A+融资。“赛桥生物主要围绕合成生物产品的平台型智能制造技术及配套核心装备的研发及商业化应用。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提供了专业的合成生物领域人才、设施平台、创新机制,以及企业伙伴,拓宽了赛桥生物智能制造装备在合成生物不同领域的应用。通过合成生物产业园区用户场景化的深度联合研发,进一步加速了赛桥生物相关技术产品的规模化应用。”德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先进院合成所研究员、赛桥生物首席科学家张友明表示。在展区现场,可以看到催生合成生物产业发展的背后,是全球最大的合成生物学研究团队、全球首个合成生物学院、合成生物学大设施、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合成生物产业园、合成生物产业基金等围绕合成生物产业化从“0到1”,“1到10”,“10到100”,“100到无穷大”的全链条成果转化创新模式。深圳先进院副院长、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刘陈立表示,全球合成生物学的研究和产业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我国在合成生物学领域虽然起步比国际上晚了十多年,但经过近十年来不同学科与领域的专家合作攻关以及国际合作,已奠定了相当好的研究基础。我们以产业链为核心、以创新链为先导、以人才链为基础、以教育链为保障,未来将进一步加强“四链融合”,紧抓“IT + BT”融合的机遇,推动深圳和我国合成生物产业发展。

阅读剩余
THE END